張貼
 

各位好朋友們!還記得上次為大家介紹的慢跑小幫手runaid 10嗎?這次要介紹的應該可以算是它的兄弟,單車小幫手cyclaid 10。

Cyclaid 10在使用上的概念,和Runaid 10一模一樣,機器本身可以獨立運作,也可以串連英達科技的Alacoach APP,如果大家有看小弟上一篇對Runaid 10的介紹文,應該對這種概念不陌生

有在騎自行車的朋友,大多都會幫自己的愛車加裝自行車用碼表,高級一點的就直接買GPS自行車錶,想省錢就用手機APP,Cyclaid的發想概念是維持兩者之間的彈性。不想用手機的時候,Cyclaid可以串連複合感應器和心跳帶,如果該次運動想保留GPS軌跡的話,則可以和Alacoach APP連結。

 

Cyclaid 10的內容物十分簡單,有說明書、固定座、車錶本體,其實它就是個常見的自行車無線碼表,但是多了藍牙4.0連接手機的功能,也可以透過藍牙4.0和複合感應器與心跳帶連結。

 

和Garmin Edge 510大小比一比。

 

和Cyclaid的好兄弟Runaid一樣,使用的是鈕扣電池,電力大概可維持一年,防水程度是IPX7,只要不騎進水裡,應該可以安心騎車啦!

 

Cyclaid 10的操作介面還是有進步的空間,按鍵總共有三個,正面A鍵和後面B、C兩鍵,A鍵通常代表的是確認,B鍵是選擇,C鍵是返回或退出。

 

也許是因為想讓正面的空間比較簡潔,所以按鍵設計的不多,有時候要調整使用者設定,可能會讓你按到發狂,這邊和大家分享一個小祕技Cyclaid 10只要和ALACOACH APP配對過後,可以到APP內的設定/感測器,開啟自行車錶,點選自行車錶使用者設定,在這邊設定好使用者基本資料,就可以同步到車錶上囉,不然等到設定好啦,別人都騎好幾公里啦~~

 

如果你是安裝自行車複合感應器的新手,可以看這個教學,就不在贅述了。

 

另外,設定正確的輪徑是獲得正確數據的第一步,所以騎車前請記得到SYSTEM SET設定好正確的輪徑,不知道自己輪徑的朋友可以參考上表。因為輪徑也有可能受到胎壓或其他因素的影響,如果你不相信上表,也可以自己在輪胎上先做好記號,再準備皮尺在地上滾一圈看看愛車的輪徑大小。

 

實際開始測試,我們做一個實驗,就是同時比較mySports APP、Garmin Edge 510和Cyclaid 10這三台機器,主要測試在距離方面Cyclaid 10的表現。

 

實測結果以距離來說,510是6.97km,mySports是7.07km,Çyclaid則是7km,實測結果是可接受的。

 

在騎乘的過程中,點選正面的A鍵則可以切換顯示數據,若沒接上手機,只能顯示距離、卡路里、時間等,若接上手機則還可以顯示坡度、高度等資訊。至於如何和ALACOACH APP串聯,還是可以參考之前Runaid 10的介紹,手錶和車錶的串連方式是大同小異。

 

再一次的,英達推出了一款中規中矩的產品,雖然沒有華麗的產品外形和花俏的功能,但它在數據呈現的信賴度,是可以讓人放心的。

 

Cyclaid 10本身可以獨立運作,也可以串聯APP進行分享或記錄軌跡,如果您不想花大錢買GPS車錶,但又想擁有一台可靠的車錶,Cyclaid 10值得放進你的口袋名單喔!

現在立刻購買:
本文標籤:
本文作者:
留言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