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貼
里程

0

公里
預估時程

平均速度

0

公里/小時
城市

累積爬升

0

公尺
累積下降

0

公尺
等級 休閒娛樂-初級

 

新竹縣橫山鄉大山背地區是新竹的清淨世界,此處除了擁有滿山的綠意,還有先民因為開墾需要而走出的三條古道--茶亭古道、大崎棟古道、騎龍古道,去年布魯走過前兩條,後來終於又找到機會去走第三條--騎龍古道。

騎龍古道並不長,步道間最值得一提的是兩條年代不可考的百年糯米橋,先民利用當地取後的石塊,以糯米、紅糖、石灰調和作接著料,砌成的石橋至今仍跨越在大寮溪的支流上,成為騎龍古道的重要地景。此外古道間有一段也是號稱百年的石階,也是先民取自當地的青石作材料堆砌而成,行走其間,都對先民的辛勞與採用的自然工法深感敬佩。

 


 

↓橫山鄉公所設立的騎龍古道導覽牌。布魯此行由2號步道口進入,至糯米橋後向下,由1號步道口出來,作小O形環走。

 

↓二號步道口在竹35號道路的6.6K處,因為位於大山背人文生態館對面,所以由此進入的人最多。

 

↓由2號步道進入後,步道向下往溪谷,林相是整齊的杉木林。

 

↓石板舖設的步道在雨後有些濕滑,下坡要小心。

 

↓下行至小溪谷,到達第一條糯米橋。

 

↓橋下的大寮溪支流溪水潺潺,在夏天帶來涼意。

 

↓第一條糯米橋與第二條糯米橋間,有部分路段走在大寮溪邊,路徑因草長而不夠明顯。

 

↓經過一處恍若世外桃源的民宅。

 

↓步道後來會接到此段產道。

 

↓由圖右上方走過來,看到此鐵門上鎖,不要慌張,鐵門旁有開小縫可供人通過,之後馬上右轉再入步道。

 

↓到達第二橋糯米橋。

 

↓糯米橋橋頭有解說牌及仿石獅地標短柱。

 

↓大寮溪支流最後成為豐鄉瀑布的水量來源。

 

↓經過第二條糯米橋後步道改為上坡。

 

↓這一段上坡青石階梯號稱百年石階,與糯米橋同為騎龍古道的古老信物。不過在步道的整修時,己糊上水泥加強固定,使石階蒼老的氛圍稍受影響。

 

↓百年石階中途的觀景平台,是全線唯一休憩平台。

 

↓百年石階的最上端也立了一支地標柱。

 

↓繼續上行,步道的坡度更和緩了。

 

↓到達伯公廟的叉路口,右轉往伯公廟行禮。

 

↓客家地區的伯公廟就是一般的土地公廟或福德祠,這裡整理得最舒適,向伯公問好後可以稍微坐坐。

 

↓續上行由第一步道口回到竹35號道路,此處為6.4K處。

 

↓由第一步道口再走約二百公尺回到第二步道口,完成小O形環走。

 

↓在大山背另有兩條較大的糯米橋,竹34號道路接竹35號道路附近有此區最大的聯安橋,還有這條無名糯米橋。

 

 

↓糯米橋下的大寮溪因為落差而造成的小水流也十分涓秀。

 

布魯便利貼

步道資料:步道入口在大山背竹35號道路的里程6.4K及6.6K處,小O形環走含車道約1.8公里,需時約50分鐘,高低落差約150公尺。

 

交通資料:

(1)68號快速道路下東端終點竹東中豐路,左轉台3省道往橫山方向,於橫山火車站前右轉站前街,再左轉橫山街,即竹34線道路,前行約2K至一Y叉,向左仍為竹34道路,可依續到達茶亭古道下方登山口、百年糯米橋、豐鄉瀑布、騎龍古道步道口、大山北月(大山背人文生態館、大北背後山步道)。Y叉向右為竹35-1道路,依續可抵茶亭古道上方登山口、樂善堂(大崎棟古道登山口)、騎龍古道下方登山口,最後亦可至大山北月。
(2)國道3號下竹林交流道,轉東接120縣道往內灣尖石方向,約行7K接台3省道,右轉往橫山,至橫山火車站左轉站前街,以下同(1)。

本文標籤:
本文作者:
留言()